找到相关内容2023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七单元:蕴相应

    蔡奇林:   五蕴的识是指“有情”或“人”的,不指外在的“无情”或“器世间”。不过即使是“无情”,他也一样认为“无我”,例如椅子虽然没有受想行识,只有色,但是一样无我。因为其实分析更细的话,他不只是...

    祝平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1077119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佛陀看来,世间不只是苦和乐,还有超越苦乐之上的,就是解脱,就叫出离。   赵飞鹏:   底下“彼若感于乐受者,则感于离此系缚。若感于苦受,则感于离此系缚。若感于非苦非乐受,则感于离此系缚。”,意思是...的情况会越严重,如果舍离越粗的行,进入越细的行,当然还是破坏,可是破坏是很微细的。禅定的原理就是这样,次第灭掉粗的行,进入细的行;越高的禅,行越细,坏灭的程度越细。所以初禅比一般世间没有入禅来得乐,二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
  • 转识成智,一切从心开始

    心理学,对,但是不完全对。它应该是佛教修行者的心理学,它跟定位于世间的一般心理学是不一样的。它是探讨修行者如何净化内心过程的心理学,绝对不是一般普通治病的心理学。要你把生命净化,即是所谓的转识成智、转凡...

    素闻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0778539.html
  •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佛法有无量门,如世间道有难有易,陆道步行则苦,水道乘船则乐,菩萨道亦如是。或有勤行精进,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者。……如是诸世尊,若人疾欲至,不退转地者,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。”[1]阿惟越,梵文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87860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南宗禅——以敦煌文献为中心

    自有迷心,外修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人。[⑩]   《六祖坛经》随后又说听闻“顿教”,不假外修,唯令本性恒常生起正见,便得彻悟,不为世间事相妨相碍,这样便符合《般若经》之教:   闻其顿教,不信(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顿悟学说

    。6)现前地,由“缘起”之智,引生“无分别智”,令“最胜般若” 现前。7)远行地,住于无相行,在禅定中悟空寂无相之理,远离世间二乘。8)不动地,无分别智任运相续,不为一切事相烦恼所动。9)善慧地,成就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2578946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2)

    仅10岁的八思巴去凉州见阔端。阔端非常高兴地与他们广泛谈论教法和世间的事务。公元1252年,蒙古王子——忽必烈率兵南征,在征服了大理(今云南省境内)后凯旋返回。公元1253年忽必烈与上师八思巴举行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378977.html
  • 佛经启悟法

    世间,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,然后一口气不来,一切就全部结束了吗?   生命如果当真如此,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?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,或终生充满痛苦,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?   关于这些,多少思想家、...

    悟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1979018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净土而言,是平等无二的;而其往生品位的差别,则决定于这些愿生净土的人,今生善行的差别。也就是说,“接受弥陀召唤的愿生之心”,也就是依他力,成办往生;但是此人今生的世出世间善、六度万行的努力,仍可影响其...会,2005年12月4版。   [36]. 南岳慧思的《大乘止观法门》卷二,有:“是故论云:三者用大,能生世间世间善恶因果故。以此义故,一切凡圣一心为体,决定不疑也。”(T46.654c)而所引的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

    “译师”、“世间眼”、“能说两种语言”。[17] 由他根据梵文本解释经典之本意,再由鲜卑“党项”高僧宝源记录,并最终译入汉、藏两种文字,复经拶也阿难捺以亲执梵本证义,最后由波罗显胜和仁宗皇帝再详勘而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279209.html